中国和平出版社2024年重点图书分享会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 Jan 11, 2024
发布人: admin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中心主任康丽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图画书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陈晖分享的是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中国传统故事》系列。康丽说:“最初编撰的初衷非常朴素,就是想让我们的孩子了解我们自己祖国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是孩子们不一定会对这些信息产生兴趣,我们探讨看有什么样的方式,能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关系。由此一个民间文学团队和一个儿童文学团队,通过这套书结缘。我们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寻找那些可以被称之为经典的作品,来表现数千年无数普通老百姓积累的智慧。这套六卷本的书有民间神话、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民间神话是中国所有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民间传说是所有的代表了民众的历史态度和凝聚地方精神的经典,民间故事反映的是老百姓在他们生活的世界当中所有的智慧经验,所有的趣味梦想。我们希望用一种符合我们孩子心态的方法,让他们接收到我们中国文化的瑰宝。”
陈晖分享《中国传统故事》时讲道:“民间文学和儿童文学的结合,我们用了20年的时间来完成当时的想法。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和儿童文学都是非常独特的学科,在全国非常有影响力。我们在做的时候,民间文学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专业的把握;儿童文学团队负责必要的儿童呈现和改编,让传统故事更多地符合当下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文化需要,同时也保留了民间文学的底蕴,不过分低幼化。我们注意选入那些新鲜、特别的篇目,避免重复耳熟能详的故事内容,其中一些有节奏有细节的故事为我们后续的绘本改编创造了条件。改编的第一本作品叫做《从前有个十不足》,是典型的民间故事,未来还将精选,邀约画家创作一个系列。我们的工作可以看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的发展理论付诸实践的一个案例。”
画家刘雪纯和图画书创作者、美术编辑弯弯母女带来的是原创图画书《妈妈的剪影》,这是和平社成立弯弯工作室后的第一部作品,运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手法,刻画了一位喜欢弹琴、刺绣、量体裁衣的妈妈,和爸爸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画面。刘雪纯和弯弯将自身的生活经历融入到书中。刘雪纯非常开心地介绍:“最初的创意是弯弯提出的,她看到我之前的一些剪纸作品,就想要用文字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故事,做成绘本出版给现在的小朋友看。我年轻时生活在乡下,做了好多关于生活的剪纸,比如种地、种菜、种花,还有跟小朋友一起放风筝等。于是,我们就忙活起来了,我们把这些场景都放进了书里,增加了一些色彩,添加一些工艺,让这本书丰富起来……希望家长和小朋友们阅读了这本书以后,能够一起动手把自己的生活剪出来。”弯弯说:“这本书的主角是妈妈,说的是她从一个快活的姑娘到一个快活的妈妈的经历,故事很有生活气息,也从另一个角度,从一个家庭的发展壮大反映了我们生活的变化,社会向前发展,当然其中更包含了普通人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以及对丰衣足食、万事如意等种种朴素的愿望的追求。”
儿童阅读推广人“绘本妈妈海桐”认为,亲子家庭把买回去的书用起来很重要,如何选好书更重要。她结合绘本里的画面,绘声绘色地分享着《兔子小白益智游戏绘本》,“这套书设计充满巧思,每一页都有讲不尽的细节,都有丰富的益智功能,每一次读都有令人惊喜的新发现。并且,互动性非常强,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设计了融合情节的提问,让小朋友想办法,帮小白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充分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思考力、逻辑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等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孩子的认知。作品中的内容给了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好的示范,让他们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思考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进一步思考应该采用哪种方法更好,这就是思维一步步锻炼和优化的过程,没有说教,没有枯燥的讲解,非常精妙。”
活动现场,中文传媒党委委员、总编辑游道勤,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事业发展部资产管理合作处三级调研员陈明等参加了分享会。
友情链接 / Blogroll
主管单位
合作渠道
印务合作
---请选择---
合作媒体
地 址 :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甲13号院7号楼庚坊国际中心10层
电 话 : 010-82093775(办公室) 010-82093886(发行部) 010-82093747(总编室)
传 真 : 010-82093774(办公室) 010-82093801(发行部)